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趙建剛博士論述失智症早期症狀

趙建剛博士論述失智症早期症狀
 記者潘青/報導
  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副院長趙建剛(見圖),利用工作之暇,撰就早期發現失智症一文,給本報記者披露,為時下老人對其有上述症狀者,裨益參考。同時,以饗本報廣大讀者。
  趙副院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擁有醫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亦是部定助理教授,主要是醫療工作,針對一般精神科及老年精神科專長,其對早期發現失智症的論述如下。
  80多歲趙老太太喪偶,和鄰居共同聘請一位外勞同住,自己兒子和媳婦住外縣市,但也經常回家陪伴母親,但近一年多來,家人發現她容易健忘,剛發生的事情也馬上忘記,剛問過的事會重複問,記憶力漸漸變差。平常喜歡與鄰居打打小牌也不打了,不喜歡出門。剛開始家人認為是自然老化,不以為意。但時間久了,趙老太太懷疑外勞偷她錢,動輒破口大罵,事後發現是藏在某處忘記了。但有時家人說明認為母親多心了,反而讓趙老太太情緒更差,逐漸懷疑食物被下毒不敢吃。近一個月睡不著,不斷喃喃自語,說死去的先生回來找她聊天,家人不勝其擾,直到家人將其送醫後才知道母親得了失智症。
  早期通常我們會發現病患先出現的症狀是─病患會經常遺忘最近發生的事情,以及有困難去處理日常生活作息、及過去熟悉的工作。對病患本身可能會出現的有個性改變、行為改變、失去判斷力、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字眼來表達、思考障礙或是對於一些指示無法遵從等。但一般民眾很難區別失智症早期症狀。
  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了失智症十大警訊供大家參考,如果發現家裡的長輩出現了下列所列十大警訊時,建議您應該立即尋求專業的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進行完整的檢查和診斷,依據結果來決定治療的方向,就可能延緩部分症狀的惡化,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老化的必然現象而延誤適當的治療時機。
  1.記憶減退影響到生活和工作:失智症患者常忘記身在何處,剛剛發生的事很快就忘記了,即使經提醒也不復記憶。一般人偶而會忘記開會時間、朋友電話,但是過一會兒或經過提醒會再想起來。因此,可能也會使患者常常重複發問。
  2.很難完成原本熟悉的家庭事務:失智症患者對於原本熟悉的事務常會喪失了既定的步驟,而難以順利完成,例如常常忘記自己在煮飯,或者買了滿滿一箱的菜卻重複去買菜,甚至忘記家裡的陳設,在日常生活中功能執行變的困難有障礙,例如衣服洗不太乾淨,煮的食物飯菜味道不合大家的口味。
  3.言語表達出現問題:對於身邊家人與朋友的名字記不起來,也不能用正確的字句將心裡想表達的想法說出來,例如:「送信的人(郵差)」、「用來寫字的(筆)」等。
  4.對時間或地方的概念變差,容易走失:一般人偶而會忘記今天是幾號,在不熟的地方可能會迷路。但失智患者會搞不清時間、日期、白天或晚上,甚至會在自家周圍迷路而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失智症患者常會有不適合氣候溫度的穿著,喪失正確判斷力。時常將不能吃的物品拿來吃,不知天氣冷熱、不知飽餓、感覺遲緩、誤認或錯認,無法辨識環境危險。
  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無法操作較複雜的事務,在言談中對抽象意涵無法理解而有錯誤反應,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操作電器如微波爐、遙控器、提款機的操作指示說明無法理解。
  7.東西擺放錯亂:一般人偶而會任意放置物品,但失智症患者卻更頻繁及誇張,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或不恰當的位置,例如水果放在衣櫥裡、拖鞋放在被子裡、到處塞衛生紙等。
  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一般人都會有情緒的起伏,但失智患者的情緒轉變較大、易有表情淡漠、呆板僵硬、憂鬱悶悶不樂、心存多疑,情緒上明顯起伏不定,喜怒無常;另外也可能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例如隨地吐痰、拿店中物品卻未給錢、衣衫不整就外出等。
  9.個性改變:一般人年紀大了,性格也會有些許改變,但失智患者可能會更明顯,例如:原先是好好先生卻變成有攻擊暴力傾向的個性,心情憂鬱,焦躁不安沒耐性,脾氣激動易怒,也變得比較不注意隱私。
  10.喪失活動力及對生活事物失去興趣:對人、事、物或活動都沒有興趣,拒絕進食、不想上班工作,會變得更被動,常在電視機前坐好幾個小時,睡眠量比平常大,需要許多催促誘導才會參與事務,而原本的興趣嗜好也不想去做了。

圖:北榮醫院玉里分院趙建剛副院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