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花蓮慈院與台灣粒線體攜手開發新醫技 合作進行治療類巴金森氏症的幹細胞新藥研發計畫

花蓮慈院與台灣粒線體攜手開發新醫技
合作進行治療類巴金森氏症的幹細胞新藥研發計畫

記者吳思怡/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3月29日與台灣粒線體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計畫合作開發新醫療技術。目前正著手合作進行治療類巴金森氏症的幹細胞新藥研發計畫,其中運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巴金森病的研究,已進入臨床前諮詢階段,未來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審查之後,將由花蓮慈院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幹細胞再生醫學新篇章 花蓮慈院台灣粒線體締盟 
  3月29日下午,由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與台灣粒線體董事長鄭漢中舉行簽署合作意向書記者會。花蓮慈院副院長吳彬安、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及慈濟創新研發中心副研發長韓鴻志教授,以及台灣粒線體營運副總經理王以莊、財務長葉正忠,以及慈院研究部團隊、醫療志工團隊均在場見證。
  雙方合作事項,第一是研發新藥;第二是在臨床試驗上的合作,包括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類帕金森病人、其他目前臨床前動物實驗有潛力的幹細胞治療標的,以及諮詢顧問;第三是技術移轉。
  目前正著手合作進行治療類巴金森氏症的幹細胞新藥研發計畫,其中運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巴金森病的研究,已進入在送衛福部食藥署(TFDA)審查前,向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提出臨床前諮詢階段,並已得到CDE的法規諮詢建議。台灣粒線體董事長鄭漢中指出,未來TFDA審查通過後,將與花蓮慈院合作進行「MitoCell治療帕金森氏症人體臨床試驗」。
  鄭漢中董事長讚美林欣榮院長所帶領的腦神經團隊非常權威,他希望透過雙方合作,擦亮臺灣生技醫學品牌。

堅強團隊 巴金森治療與研發重鎮
  林欣榮院長指出,對於巴金森病人來說,目前的藥物使用,主要是減緩惡化,但病人服藥五年左右即可能產生副作用,一旦到了藥物無法控制病情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施以深腦部刺激術(DBS),在腦部植入晶片治療。慈院巴金森治療與研究中心團隊陣容堅強,包括神經功能陳新源主任、及神經外科蔡昇宗醫師、潘彥宏醫師、洪祥益醫師,以及神經科林聖皇主任等人,近十年來,花蓮慈院也是亞洲DBS訓練中心。
  為持續照護遍布在各縣市的巴金森病等動作障礙疾病病友,巴金森團隊還發起創立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林欣榮院長指出,除了關懷病友,研究創新療法一直是慈濟創新研發中心與花蓮慈院巴金森團隊努力的方向。將MitoCell應用在帕金森氏症動物模式的治療已有顯見的效果,希望未來透過台灣粒線體與花蓮慈院合作進行人體臨床實驗,測試藥物的安全性與療效,能真正幫助到巴金森病人,幫助他們遠離病苦。

圖: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右)、台灣粒線體董事長鄭漢中(左)簽署合作意向書後合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