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政治

焦點、府會、民代、鄉市鎮、廣場

綜合

社會、一般、工商、生活、廣場

美食

餐廳、小吃、飲品、特產

生活

百貨、美容、旅遊、休閒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玉醫康福門診 關心老年憂鬱症

玉醫康福門診 關心老年憂鬱症

記者潘青/報導
  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希望幫助花蓮南區老年精神病患獲得優質的醫療品質 ,所以於每週二下午開辦康福精神科門診服務。該院通過高齡友善醫院認證且長者就診時,可優先看診。
  隨著高齡化時代的來臨,老年人常見的精神疾病,例如認知障礙症、老年憂鬱症、譫妄症、妄想症及失眠症,在在都需要更多的呵護與照顧。
  老人憂鬱症易被誤診為其他生理疾患、或以為是一般老年人的失落或懷舊的正常反應〈如退休後心靈空虛、身體狀況不佳、親友過世等〉,且再發比率高。
  您身邊有長輩對原本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嗎?是否有許多生理的不適,但身體檢查的結果卻無法解釋其身體不適症狀?為人晚輩應特別注意,長輩有可能罹患了憂鬱症,特別是一些老人常見的症狀。例如:失眠、食慾或體重的改變、提不起勁與容易勞累等,更易被誤認為是身體問題或一般老年人的反應而忽略就醫。
  老年憂鬱症只要提早發現,接受適當的治療,高齡的長輩們還是可以享有安適的晚年。平時除了多注意老年憂鬱症的警訊之外,建議家人多陪陪長輩踏出家門,培養興趣,多參與活動,可降低老年憂鬱症的風險。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快樂秘訣一點通 中西醫師暢談現代養生智慧

快樂秘訣一點通 中西醫師暢談現代養生智慧

記者林鐘鳴/洛杉磯報導
  現代人壓力大、生活緊張,導致許多文明病叢生,精神不濟、失眠、憂鬱,甚至影響到人際關係。許多人渴望一覺到天亮,擺脫壓力、尋找快樂。今年欣逢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五十週年慶,特別於9月17日(六)下午2:00到4:00在太極門洛杉磯道館舉辦人生智慧講座,以「醫生的快樂密碼」為主題,邀請遠自台灣而來的太極門弟子,知名的中、西醫師及諮商心理師,為大家解開不能不知的健康祕密。
  三位主講者言辭幽默,深入淺出剖析醫學知識,加上多年行醫經驗與自身練氣養生體會,大方公開快樂秘訣。從中醫經絡氣血的觀點探究,甚麼才是最關鍵的養生竅門?西醫研究細胞病變過程,尋找如何啟動自我療癒能量?諮商心理師用自己親身經歷,分享如何調整自己改變夫妻關係。橫跨中西醫學、身體與心靈的探索,超精彩講座的黃金組合。
  台北慈濟醫院病理科林志恭主治醫師以各種病理細胞變化過程圖,解說細胞通常因過勞缺氧而腫脹、龜裂甚至壞死,而讓器官造成發炎、出血、栓塞、代謝異常等問題,逐漸累積成癌症等疾病,他談到其實只要補充足夠氧氣,就可以讓細胞自動修復回歸正常,而正向歡喜的情緒就是自動修補細胞最好的能量。而人們大多認為氣只能療養修復慢性疾病,但是他看到許多成功緩解急性疾病的問題,比如林志恭一位40多歲親戚因過度勞累,造成感染性心內膜炎而造成二三尖瓣中重度脫垂,血液回流造成心臟衰竭,醫師提醒應盡快開刀治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但卻因為入太極門練氣功2周,回診後竟奇蹟改善成輕中度脫垂,醫師判斷可以服藥治療不需開刀,令人喜出望外。再者是他自己的岳母,有30年高血壓病史,嚴重腦中出血造成肢體不靈活,雙髖部有十幾年退化性關節炎,因恐懼而未開刀,卻因為練氣功後漸入佳境,現在手腳靈活,爬山、針黹細活都難不倒她,更讓林志恭了解練太極門氣功對身體的改善,遠超過現代一般人的認知。
  健康吉美診所諮商心理師呂麗雪一開場就笑稱她在練氣過程中,賺到最多是錢,因為身體健康又青春凍齡,時下的醫學美容她根本都不需要,省下很多開銷,並舉台灣中研院1990~2010年數據表示,近20年內台灣憂鬱症人數上升一倍達552萬人,幾乎都是青壯年,等於每3個青壯年就有1個有憂鬱症,世界衛生組織也預估西元2020年,憂鬱症將是第二大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心靈健康越顯重要,她也談到自己身為心理師也有盲點,也曾因不夠信任先生而偶有猜疑,但因練氣過程中師父的提醒點撥,讓她知道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每天查看先生手機,到慢慢改掉習慣,讓夫妻關係更加融洽,自己也更快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江裕陽,開場就談到,氣是一種能量,有能量看起來就會漂亮,中醫就是覺得人是一個小宇宙,要順應自然的大宇宙才會平衡,作息飲食都要順應四季節氣,才會平衡健康,而人就是因為不平衡才會生氣、生病,人如果想要健康,其實身體要動、腦子要靜,這是自然之理。人的經絡就是氣的軌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一般邪氣若入侵到皮,只要拍拍打打或喝喝薑湯就可以改善,但若病氣入到筋或骨,就比較難治,而發於五臟六腑內的邪氣(脾氣),傷害到的就比較深層。研究發現,腦部脈絡與周邊穴道有相對應之處,只要刺激對應穴道,腦部就會有反應,而練氣是


反過來,練氣就是意念到氣就到,心是源頭氣是力道,用大腦意志運作反過來刺激周邊穴道,同時訓練啟用所有經脈,效果更好,這就是練氣修養細胞的奧妙。
  身心靈健康快樂是每個人生活的共同目標,學會啟動自我的修復功能,是最經濟聰明的健康免疫之道,期盼人人都能找到迅速恢復青春活力,翻轉人生幸福的心能量!
  圖一:林志恭舉例練太極門氣功對身體的改善,遠超過現代一般人的認知。
  圖二:江裕陽談到,氣是一種能量,有能量看起來就會漂亮,中醫就是覺得人是一個小宇宙,要順應自然的大宇宙才會平衡,作息飲食都要順應四季節氣,才會平衡健康,
  圖三:呂麗雪笑稱她在練氣過程中,賺到最多是錢,因為身體健康又青春凍齡,時下的醫學美容她根本都不需要,省下很多開銷。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慈濟動畫宣導氣切 倡醫病共享決策

慈濟動畫宣導氣切 倡醫病共享決策

記者吳思怡/報導
  「厝邊頭尾說,做氣切病人會快死,所以萬萬不可,是真的嗎?」為了落實響應衛生福利部與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推動「醫病共享決策」,花蓮慈濟醫院今年結合「氣切」宣導與「醫病共享決策」,藉著逗趣短劇演出現實中遇到的狀況外,還製作動畫影片宣導,邀請民眾響應「我的身體,我做主!」。
  常有病患或家屬一聽要做「氣切」宛如割喉嚨,會有「做氣切不就快死了?」、「氣切不就要靠呼吸器,一輩子都不能拔管?」、「氣切病人都會拖很久……」、「喉嚨氣切傷口會感染……」等迷思。花蓮慈院胸腔內科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劉迪塑表示,決策共享的第一步在於破除迷思,其實氣切本身不是一種治療,可是它卻是病人連接呼吸器和抽痰的「必要安全通道」,尤其是呼吸器仰賴的病人氣切之後,可以避免長期插管的併發症,減少對聲帶的傷害,也可以開始練習說話與進食,提升生活品質。
  許多病人最怕氣切,多半是因為十分疼痛,也無法開口說話,有些家屬甚至覺得氣切就代表病情無望,只會不斷惡化,所以十分抗拒氣切,花蓮慈院醫療團隊透過狀況劇與動畫影片宣導,讓民眾對「氣切」的決定更有概念。劉迪塑強調,過去在病房向家屬提出氣切時,病人及家屬往往別無選擇,只能照單全收;但這幾年,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模式強調「醫病共享決策」,希望能讓病人、家屬也能成為醫療決策團隊的成員,表達出自己的價值觀與喜好,進而討論出一套對病人最妥當的治療方式。
  「我的身體,我做主!」花蓮慈院醫務秘書李毅表示,傳統的就醫觀念逐漸翻轉成「醫病共享決策」的時代,由病人、家屬一起跟醫師討論病情,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不再是由醫師片面決定,但觀念的改變仍須靠大家加強宣導,讓醫療團隊能瞭解箇中好處,也推廣讓病人能有知的權利,促進醫療品質的再進化及優質化。
  活動現場以活潑有趣的方式,搭配有獎徵答,讓民眾

輕鬆瞭解「醫病共享決策」的概念外,醫療團隊還邀請候診民眾簽署「我的身體,我做主」的響應卡,宣示響應醫病共享決策活動,重視自己的醫療權益,也祝福所有病人健康平安。

圖: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劉迪塑醫師與護理師、民眾共同合影。(花蓮慈院提供)
圖:民眾響應「我的身體,我做主!」活動,貼上署名的響應卡。(花蓮慈院提供)

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慈濟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啟用

慈濟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啟用

記者吳思怡/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9月22日啟用,這是為中醫共同照護住院病人規劃的專用診療間、觀察室。日後,凡經西醫主治醫師同意會診中醫師共同照護且適合中西醫合療的病人,即可在照護中心接受中醫診療,就醫便利、省時,使病人獲得最佳的住院照護。
  花蓮慈院中醫部施行住院醫師中西醫共訓制度行之多年,中醫師在照顧病人時,中西醫兼顧,除了在門診針對病人的病況選擇合適的中醫藥、針灸或傷科推拿治療方式外;在住院病人方面,因西醫主治醫師會視病人狀況與需求,會診、轉診中醫部,因此中醫師也累積許多中西醫共同照護治療的經驗。
  為了迎接中醫部為住院病人打造的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揭幕新頁,9月22日一早,柯建新主任帶領各次專科主任、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實習醫學生、門診護理師等,將大愛樓五樓候診區布置的十分溫馨,並以海報介紹照護中心的特色。
  八時四十五分,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與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致詞祝福後,與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以及陳宗鷹副院長、護理部章淑娟主任、復健科梁忠詔主任、柯建新主任、中西醫住院照護中心主任林經偉,以及林崇舜主任、楊成湛主任等人聯合揭幕,並宣布「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啟用」。
  本身是神經外科醫師的林欣榮院長非常肯定中醫師在中西醫合療的貢獻。林欣榮指出,腦血管疾病、顱腦損傷、脊髓損傷等後遺症,以及惡性腫瘤經手術或放射治療、化療後的後遺症,皆可會診中醫師評估合作照護,讓病人復原的時間縮短,有助於提升復健的效果。
  在花蓮慈院超過二十年的柯建新主任接著以中風病人為例,他說,透過常規復健配合針灸治療,復原效果加乘,且經過統計,透過針灸治療,病人再次中風的機會大幅度降低;針對腫瘤病人,歷經電療、化療後,身體較虛弱,中醫的介入能為病人調補元氣、調理身體。
  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主任林經偉除簡介相關診療設備外,他指出,中醫師除結合中醫望、聞、問、切與經絡儀檢測儀器來診療病人,選取中藥調理、穴位針灸與敷貼、傷科推拿或經絡拔罐等適當方式,同時也加入如五行音樂療法、中草藥精油芳香薰蒸療法、耳穴治療、經絡按摩調理等中醫特色療法;另外也根據病人體質建議養生調理與護理衛教等一系列的設計,讓病人得到最佳的住院照護。

圖: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揭幕,林欣榮院長(右四)與醫護們合影。

圖:中西醫住院照護中心主任林經偉介紹環境。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花蓮慈院成立「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

花蓮慈院成立「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

記者吳思怡/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為提升病人住院照護品質,中醫部首創全國住院醫師中西醫共訓制度,秉持中醫與西醫兼顧的全人醫療。花蓮慈院成立「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於九月二十二日上午八點三十分,在大愛樓(大廳同棟)五樓,舉辦「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揭牌感恩茶會。
  花蓮慈院指出,「中西醫合作住院照護中心」是針對西醫住院病人,以中西醫會診模式為基礎,由中西醫醫療團隊共同提供中西醫合作的醫療照護,以改善住院病患的日常生活能力、縮短住院天數,體現全人醫療。

眼花臉垂竟是胸腺瘤引起 達文西手術切除恢復快

眼花臉垂竟是胸腺瘤引起

達文西手術切除恢復快

  記者吳思怡/報導
  「發病的那段時間,我完全出不了家門!」五十多歲的黎女士,從今年初開始,視力逐漸模糊,甚至出現複視的症狀。原本以為自己只是患有老花眼的黎女士,輾轉來到花蓮慈濟醫院看診,確診罹患了胸腺瘤,經過心臟胸腔外科醫師張睿智的評估,利用「達文西機器手臂」為黎女士切除胸腺瘤,預後狀況良好,三天後就康復出院。
  回想起開刀前幾個月來的狀況,黎女士表示,一開始只有視力模糊,但是到後來甚至出現眼瞼下垂、眼球無力、說話咬字不清、脖子、手腳無力等症狀,就連最基本的下床、上車等動作,都需要人攙扶。黎女士說,那段時間,我根本沒辦法出門,原本半小時就能煮好一餐,發病後要花兩個多小時才能完成。就連童言無忌的小孫子,都用「阿婆(客語:祖母)變得好像怪物」,來形容黎女士異常的外觀與行為改變。
  在家人的建議下,黎女士到小診所看到大醫院,從眼科轉至神經內科,才確診患有胸腺瘤,進而引發「重症肌無力」的症狀。七月中,黎女士被轉診至花蓮慈院,主治醫師張睿智與神經內科劉安邦醫師,一起為病人用藥物控制病情,在病況稍有改善後,便建議黎女士接受手術治療。
  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張睿智醫師為黎女士執行微創手術,切除6公分大的胸腺瘤,並同時執行廣泛性胸線全切除,手術圓滿成功,黎女士三天後順利出院。張醫師表示,胸腺是由淋巴組織構成,一般良性的胸腺腫瘤,臨床上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的症狀,但是如果腫瘤持續增大,就必須注意發展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甚至可能會擴散至周邊的器官及淋巴組織。
  「達文西手術真的不一樣,傷口小,而且不太會痛!」黎女士表示,之前也曾經接受過其他手術,沒想達文西手術之後,恢復的這麼快,三天就可以出院。黎女士的丈夫邱先生說:「太太病重時,我真的很害怕失去她。感恩張睿智醫師的『快、狠、準』診斷,讓太太不僅能痊癒,生活作息也恢復正常。」
  看到太太康復之後,放下心中大石的邱先生表示,其實第一次看到張睿智醫師的時候,心裡有點不放心,想說這個醫師看起來怎麼這麼年輕,還很冒昧的問張醫師今年幾歲,也曾經考慮過是不是要到台北開刀,但是在經過張醫師專業詳盡的解說之後,加上太太的狀況真的慢慢有好轉,就決定要信任張睿智醫師與醫療團隊。邱先生說:「現代人不應該有農曆七月不開刀的迷信,而且我很放心把太太交給張醫師治療。」
  張睿智醫師表示,隨著醫療科技與技術的進步,原本傳統開胸切除胸腺瘤的手術,平均需要七到十天住院期,恢復期約六到八週,但是利用達文西機器手臂之後,傷口小、失血少、對病人的傷害也小,但是卻能有同樣甚至於更好的精準度,不過再好的技術,還是需要病人與家屬的配合,所以,真的很謝謝黎女士與家屬的信任,才能共同完成醫療計畫。

圖:花蓮慈濟醫院心臟胸腔外科張睿智醫師與黎女士、邱先生合影。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強颱莫蘭蒂來襲 花蓮慈濟防災中心成立

強颱莫蘭蒂來襲 花蓮慈濟防災中心成立

記者吳思怡/報導
  強烈颱風「莫蘭蒂」直撲台灣,慈濟基金會13日下午在花蓮靜思堂成立防災協調中心,各區志工組成關懷組隊,並運送香積飯、生活包至萬榮鄉,另外,也載送福慧床至台東,以備不時之需。
  9月13日下午2點,花蓮靜思堂成立慈濟防災協調中心,密切注意颱風最最新消息,志工召集人謝富裕召集花蓮志工準備香積飯、個人生活包、雨衣、環保毛毯等物資,下午3點隨即載送香積麵、生活包、福慧床等物資送往萬榮鄉,協助防災準備。
  氣象局預測強颱莫蘭蒂13日晚上於台東以南登陸,時正逢大潮,沿海民眾應多加提防海水倒灌及淹水等現象,並做好排水設施的準備,門窗緊箍,沒事勿輕易外出、留意天候變化,平安度過颱風期間。
  花蓮防災協調中心加緊腳步,13日下午立刻運送福慧床至台東靜思堂支援;尼伯特創傷未癒,強颱莫蘭蒂隨即而來,颱風期間慈濟全國防災協調中心將全天候待命,視災情需求提供援助,相關救災單位與民眾如有需求,可與該會各縣市指揮中心聯繫。慈濟各地合心防災協調中心,洽詢電話:花蓮分會(03) 8266779~80;台東分會(089) 225229。

圖:慈濟基金會在花蓮靜思堂成立防災協調中心,各區志工組成關懷組隊,並運送香積飯、生活包至萬榮鄉,另外,也載送福慧床至台東,以備不時之需。(慈濟基金會提供)

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開學搶救惡視力 角膜塑型片矯正新選擇

開學搶救惡視力 角膜塑型片矯正新選擇 

記者吳思怡/報導
  開學了,不少學童在視力檢查時,發現「近視」又加深了。花蓮慈濟醫院眼科邱正仁醫師特地在開學之際舉辦「角膜塑型片座談會」,不僅吸引了上百位使用者與家長參與,還有三位使用者與家長經驗分享。邱正仁表示,如果孩子已有近視現象,除了要注意使用3C產品的頻率及方式,要減緩近視度數增加,除了點散瞳劑讓睫狀肌放鬆,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外,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配戴角膜塑型片。
  今年國中二年級的李小妹,左右眼近視度數375度,兩年前因為練舞的關係戴眼鏡不方便,因此聽取邱正仁醫師的意見後,改用角膜塑型片進行近視矯正,現在兩眼裸視視力恢復到1.0,讓她能擺脫戴眼鏡的日子開心練舞。邱正仁表示,角膜塑型片在花蓮慈院已經推展兩年多,成功幫助許多像李小妹這樣的案例,穩定正常視力。
  角膜塑型片是一種高透氧的夜戴型硬式隱形眼鏡,鏡片上有特殊且客製化的設計,經過醫師專業的驗配及正確的配戴七至九小時,改變眼角膜的形狀,進而改變眼球屈光度,可達到增進白天視力及減少近視增加的效果。邱正仁表示,大多數的配戴者早晨取下鏡片後,不戴眼鏡情況下,能保有一整天的好視力;但若一段時間未配戴,角膜將回復至原來的形狀,是一種可逆轉的矯正方式。
  看著妹妹因為配戴角膜塑型片可以不用戴眼鏡上課,也讓近視度數超過500度且散光高達375度的哥哥很心動,也主動向家長提出配戴需求。李媽媽說,兒子曾經一個暑假頻繁使用3C產品,結果短短兩個月近視就增加二百度,自從接受角膜塑型片矯正後,散光從原先的350度降至75度、在白天雙眼都有0.9的好視力,兄妹倆目前在門診規律追蹤度數的變化。
  邱正仁表示,塑型片的配戴有適應範圍,年紀在八足歲以上,近視在七百度以下,散光三百度以下的近視患者較適用,同時還要經過詳細的檢查及驗配流程,才能訂製適合的鏡片。此外,角膜塑型片雖然是適用於兒童與青少年,成年人也可以配戴,可成為近視雷射手術之外,另一種治療的選擇,但成年人的適應期會較長,矯正近視的速度也較慢。
  花蓮慈院從2014年引進角膜塑型片後,已經協助171位近視患者接受角膜塑片矯正,平均近視400度的患者,經過矯正後約90%的配戴者白天視力可達0.8-1.2;近視超過500度的患者,多數白天視力可達0.7以上,且配戴時近視可以控制在一百度以下,且散光獲得良好的控制。
  邱正仁提醒家長,配戴角膜塑型片是直接接觸角膜,而且一戴就好幾個小時,所以鏡片清潔的功夫一定得做到足,否則容易發炎、潰瘍等感染問題。邱正仁醫師強調,配戴角膜塑型片的目,在於延緩近視加深的速度,並非戴了就不會近視,配戴期間仍應養成良好用眼習慣,並且定期回診追蹤,才能達到控制近視的效果。
  最後邱正仁醫師建議,護眼行動需要從小做起,除了多讓眼睛休息,孩子要盡量少接觸傷眼的電子產品,每天補充足夠的深色蔬果,都有助於孩童的視力保健,才是根本之道。

圖:花蓮慈濟醫院眼科邱正仁醫師。(花蓮慈院提供)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花蓮慈院中秋連假門診停診

花蓮慈院中秋連假門診停診


  因應中秋連續假期,九月十五日(星期四)中秋節當天,花蓮慈濟醫院門診停診,十六日(星期五)起維持正常門診,敬請前往就醫民眾多加留意。急診部全年無休,照常為民眾服務。

張榮發基金會關心偏鄉學童口腔健康

張榮發基金會關心偏鄉學童口腔健康

記者潘青/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長期關懷偏鄉醫療,8日在花蓮縣瑞穗國小舉辦「全方位關懷偏遠地區醫療-牙刷牙膏捐贈活動」,除了免費贈送一年份的牙刷牙膏給花蓮縣西林、馬遠、紅葉、瑞穗、瑞美及舞鶴等六所國小共650位學童外,同時也與陽明大學口腔醫療服務隊共同舉辦生動活潑的衛教活動,讓學童於遊戲中學習正確的牙齒保健觀念。花蓮縣政府教育處科長白鴻儀、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陽明大學口腔醫療服務隊高國峻醫師,以及花蓮縣西林、馬遠、紅葉、瑞穗、瑞美及舞鶴等六所國小校長也一同出席該活動,表達對學童醫療保健的重視。
  鍾德美執行長表示:「張榮發基金會去年贈送一年份牙刷牙膏給花蓮及澎湖8所國小近千位學生,已成功喚起偏鄉學童重視自己的牙齒保健,根據基金會所做的問卷調查,發現去年所捐贈牙刷牙膏的學校,學童每三個月更換一次牙刷的比率,已由原來的61%提升至90%,主要是因為擁有充足的潔牙工具,讓學童更願意主動刷牙,也會定期汰舊換新,加上學校也定期邀請牙醫團隊到校進行教育訓練與治療等,才有此一成效。今年基金會再捐贈一年份的牙刷牙膏給花蓮縣六所國小的學童們,並與陽明大學醫療服務隊結合,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普遍地深植在學童心中。」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科長白鴻儀表示:「去年花蓮縣學童健檢異常比例最高的就是牙齒問題,學童平均有3.8顆齲齒,與全國平均2.8顆相比,仍有改善空間,希望在教育處、校方、家長,以及基金會的多方協助下,幫助孩子落實口腔保健,感謝張榮發基金會連續兩年捐贈刷牙器具,並教導學童健康保健。」
  瑞穗國小董政欽校長則提到:「去年本人在瑞北國小服務的時候,全校學生就曾獲得張榮發基金會捐贈每人一年份的牙刷與牙膏,加上各級導師的督促,已逐漸培養起學生良好的刷牙習慣;而陽明大學醫療服務隊的衛教課程,也建立學生正確的口腔保健觀念,讓學生不再落入齲齒的惡性循環,真的十分感謝。」
  陽明大學口腔醫療服務隊高國峻醫師也指出:「偏鄉學童除因交通不便疏於治療外,家庭衛教功能不彰也是一大原因,口腔保健不佳將造成蛀牙,衍生咀嚼、消化、發音等問題,恐會影響身心健康及未來職涯發展。」很高興今天的活動現場,小朋友都非常踴躍回答這一年如何寶貝自己的牙齒,還有小朋友高興地說:「我的牙齒現在好健康,也不再有蛀牙,而且牙齒整齊,照相起來好漂亮!」童言童語的回答,讓現場充滿了歡笑,也讓大家對學童口腔保健的成果充滿信心。

圖:張榮發基金會贈送花蓮西林、馬遠、紅葉、瑞穗、瑞美及舞鶴6所國小學童一年份牙刷牙膏組。

傷口總是好不了 傷口造口照護門診照顧您

傷口總是好不了 傷口造口照護門診照顧您

記者吳思怡/報導
  「糖尿病控制好了,可是壓瘡傷口還沒癒合,出院了怎麼照顧?」這是長期照顧慢性病臥床病人的家屬心聲。
  為了提供慢性傷口如壓瘡、惡性腫瘤傷口、下肢潰瘍以及造口患者,完整且持續性的照護,花蓮慈濟醫院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徐小惠多年來,除了逐一走訪內外科病房,照護病人身體上的傷口與造口外,更結合整形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及一般醫學內科組成照護團隊,設立「傷口造口照護門診」,提供病人專屬的門診空間,協助民眾單一窗口處理傷口及造口問題,以及傷造口評估、護理及皮膚損傷預防與敷料使用諮詢,讓傷造口病人出院後也能由照護團隊持續門診追蹤。
  血、膿、糞水、惡臭發黑、爛到見骨,一般人不忍卒睹或掩鼻皺眉的傷口與造口,卻是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徐小惠每天的工作內容。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說,在病房經常聽到傷口病人反應,身上有個傷口一個月多沒好,卻不知該看哪一科,只好去門診找自己最熟悉的醫生求救;或是造口病人在居家照護時,因為要處理便袋以及造口護理問題時,卻苦無找不到合適的人諮詢。
  「傷口病人面對居家護理不僅求助無門,也苦了家屬。」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說,曾經有位高齡八十歲的林阿嬤,患有糖尿病、中風、高血壓,因為長時間臥床、坐輪椅,臀部因為長期受壓產生傷口紅腫破皮,起初到社區診所就診後每天抹藥膏、換藥,傷口仍遲遲沒有好轉,甚至感染發黑,實在是讓家屬束手無策,只好到門診找熟識的一般醫學內科主任林彥光求救。
  林彥光主任一看到阿嬤的傷口,惡化面積擴大到約十公分且組織已經發黑、發臭,趕緊會診整形外科與傷口造口護理師許美玉協助處理,但因為擔心阿嬤年事已高,且屬於麻醉風險極高的病人,建議以換藥的方式改善傷口狀況取代清創手術。住院期間,醫療團隊從感染、血糖控制、與傷口護理同步處理,許美玉與林彥光主任共同處理壞死的傷口外,許美玉還提供家屬傷口衛教資訊以及預防壓瘡等衛教。經過六個月照護,阿嬤的傷口終於順利痊癒,讓家屬相當感恩。
  花蓮慈院傷口造口照護小組創立於1996年,服務迄今逾二十年。許美玉說,傷口造口照護門診就是處理這類複雜傷口問題的單一窗口,除了提供像是結腸、小腸及泌尿造口的周圍皮膚照護以及手術前衛教與造口定位外,還針對壓瘡傷口、足部潰瘍、放射性皮膚炎傷口、惡性腫瘤蕈狀傷口、失禁性皮膚炎、腸皮瘻管、引流管或胃、空腸造口滲漏者,提供居家預防與自我照顧衛教等諮詢管道,避免患者跨科門診就醫的不便。
  為了讓病人的傷口獲得更好的照護,2006年許美玉獲得臺灣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學會推薦,公費補助奉派至韓國國家癌症中心接受世界造口治療師協會(World Council of Enterostomal Therapists, WCET)訓練課程,並取得國際造口治療師專業認證。返國後,許美玉還積極倡導相關傷口造口與失禁皮膚的專業照護,教學足跡遍及醫學、護理專業團體、醫療機構及長照機構等區域。而徐小惠護理師也於2011年取得國際造口治療師認證。
  「傷口造口照護門診」須多方面整合評估,每位病人的看診時間約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因此初期採預約制。住院或門急診病人可由醫師或護理師,聯繫傷口造口護理師進行門診轉介外,一般民眾也能透過總機03-8561825約診的方式掛號諮詢,讓傷口照護更完善。

圖:(左起)慈濟醫院傷造口門診護理師徐小惠、許美玉與林彥光醫師看診。(花蓮慈院提供)

2016年9月8日 星期四

玉里醫院「老人照護病房」成立 提供醫院高齡長者優質的照護品質

玉里醫院「老人照護病房」成立

提供醫院高齡長者優質的照護品質

記者潘青/報導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年的推估,1993年我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超過7%,成為高齡化社會,推估此比率將於2018年超過14%,成為高齡社會;至2025年,將超過20%,屆時將成為超高齡社會。面對「老人潮」的到來,政府除了鼓勵家庭提供照顧服務外,並積極研擬推動長期照護制度與長期照護保險以滿足老年人口的需求。
  依據本院2014年6月統計顯示,精神病人總人數約為2400人,男女比為6.8:3.2;平均年齡56.7歲,50歲以上病人約佔總病人之71%。面對本院「老年精神病人潮」的到來,所導致的長期照顧需求。本院特於民國105年9月6日正式成立了「老人照護病房」並舉行揭牌活動。目的為能夠建立本院老人精神病人照護模式並整建符合老人病房規範的硬體設施,提供符合老年人生理特性的專屬病房。尤其老年精神病人常有骨質疏鬆症、器官功能退化,跌倒比例偏高,常造成嚴重失能的情況。需要一個跨專業合作的照護團隊提供周全性老年醫學評估及照護模式,而此團隊成員中包括有精神科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營養師、藥劑師等。使病患能維持獨立的功能。
  期待藉由老人照護病房的設立,建立本院老人照護團隊及照護模式,提供老年精神病人更完善的全人整合照護,使老年精神病人均能得到良好的照護品質。

圖:玉里醫院孫效儒院長(中)、副院長劉駿熒(左四)、高年精神科陳興剛主任(左二)、一般精神科余權訓主任(左三)等人共同為「老人照護病房」揭牌啟用。

圖:病房的一角落裝飾成舊電影院售票口,充滿懷舊風味。

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24歲癌逝 她捐大體捐母校慈悲基金

24歲癌逝 她捐大體捐母校慈悲基金

本報新聞中心/報導
  24歲青春的一生,花蓮四維高中校友簡文欣宛如劃過天際的隕星!她留下一封感恩草稿,並捐贈大體。他的媽媽劉玟華強忍悲慟,9月1日上午捐出大體致敬金5萬元,全校師生備感哀戚。
  四維高中創辦人黃英吉行動不便,坐在輪椅上說,他上午6點就到慈濟醫院大體房間,要總務主任扶他站在愛徒簡文欣旁說著:「妳在手機裡,還沒有寄出給我的信,我看到了!」上午8時30分校方舉辦的慈悲基金5萬元捐贈儀式中,他再度站起來,給了劉玟華一個尊敬的擁抱。
  簡文欣高二上學期因身體不適住院治療,赫然發現罹患淋巴癌,接受半年6次的化療,骨瘦如材,頭髮掉光了,幾乎要放棄治療,董事長黃英吉獲知後,不斷鼓勵,並自掏腰包,請導師鍾嘉珊烹煮五花肉片湯,調養身體,增強免疫力,期盼簡早日康復。
  高三上學期因常流鼻血,診療時又發現癌細胞移轉至鼻腔,又得接受12次電療療程,簡文欣撐過一次次的考驗,每天都當人生最後一天盡心學習,獲頒第9、10屆保德信青少年菁英獎。
  立德大學觀光餐旅學系畢業後,她在超商打工,致贈第一份薪水節省下來的5000元給學校,今年5月間過世了。黃英吉說,他在教育界服務54年,第一次碰到捐大體的有情大愛學生,他真的很不捨!
  簡文欣在手機留下給黃英吉的一封草稿,寫著:「四維大家庭的溫暖,是我最幸福快樂的時光,老校長爺爺擔心我吃不飽穿不暖的叮嚀,是我最大的鼓勵,今生在人世間的功課已經修完,沒有掛礙,希望把剩餘的錢捐做慈悲基金,提供學弟妹愛心午餐,讓愛不中斷,永遠傳承下去。」

「長照及老年精神疾病」學術研討會

「長照及老年精神疾病」學術研討會

記者潘青/報導
  玉里醫院教學研究室於9月共籌備了「靜態研究成果展」及「動態學術研討會」2場活動,慶祝該院50週年院慶。
  「靜態研究成果展」已於院慶活動當日展出了17篇參賽錄取之壁報作品,記錄了玉里醫院過去一年在研究發展及品質促進的卓越成果。
  而「動態學術研討會」該室預訂於9月6日(二)下午13:30至17:20,於玉里院院本部二樓「人本會議室」舉辦,當天研討會邀請了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陳秀玫科長、花蓮縣衛生局醫政科-林燕孜科長及慈濟科技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宋惠娟所長,3位貴賓蒞臨本院演講,共同研討目前最夯的「長期照護及老年精神疾病議題」,活動內容可說是精彩可期。
  另當日舉行老人病房揭幕儀式,開啓玉里醫院為因應高齡化的長期照顧需求,提供該院符合老年人生理特性的專屬老人病房設施,使病患能維持獨立的功能,期待藉由老人病房的設立,建立該院老人照護團隊及照護模式,提供老年精神病人更完善的全人整合照護,使老年精神病人能得到良好的照護品質。

精神衛生的領航者-玉醫歡慶50周年

精神衛生的領航者-玉醫歡慶50周年

記者潘青/報導
  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在9月1日這天正式邁入第50年。半世紀以來,玉里醫院不僅是精神衛生服務的領航者,也在花蓮南區全心守護著鄉親的健康。走過半百歲月的玉醫,在院慶當天藉由慶祝大會表揚資深及優良員工外,還舉辦住民書畫聯展、學術成果展、微電影播放及員工趣味競賽,特別邀請社區志工及部落長者一起參與同樂,住民更透過舞獅及原住民歌舞獻上祝福,活動熱鬧、溫馨。
  大會由住民表演的祥獅獻瑞拉開序幕,社區媽媽的原住民舞蹈更增添歡樂氣氛。該院孫效儒院長表示,今年院慶主題為「人本醫療五十載、傳承創新迎未來」,代表玉里醫院自民國55年成立迄今已50個年頭,從養護所時代到現在為專業的精神醫療教學機構,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許多先進全心的投入及鄉親的支持,才有今天的玉里醫院。孫院長期許醫院朝向發展更多元的精神照護模式,才能永續經營、開創美好明天。
  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許傳盛、花蓮縣衛生局長李宏滿、花蓮醫師公會理事長黃啟嘉、富里鄉長黃玲蘭、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院長林知遠、部立花蓮醫院院長蔡興治等多位貴賓都蒞臨院慶大會現場祝賀。李宏滿局長致詞時指出:「玉里醫院50年來,一直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花蓮縣衛生局這些年跟玉里醫院多次的業務交流、無數次的訪查,玉里醫院都高度的配合、態度謙卑,是一個追求進步並不斷提高品質的優質醫院」。許傳盛執行長也說:「非常佩服玉里醫院長期投入精障個案的支持與照顧,建構屬於弱勢精障個案完整的支持性網絡」。
  在大會中表揚了李楊雅清等6位資深員工及林詩韻等7位優良員工,其中在護理科擔任工友的資深員工李楊雅清說:「35年是個不算短的時間,我從初入社會的青澀與無知,到目前的成熟與圓融,經歷了人生中結婚、生子等重要事情。同時也和玉里醫院一起走過養護所時代,一直到目前的精神專科醫院。高中畢業想留在故鄉服務,就到當時的養護所服務,由於個性內向不善與人互動,記得當時顯得戰戰兢兢,隨著年齡增長及在醫院的磨練讓我處事、做人更圓融和諧。剛進醫院時病房是通舖,病人管理較類似監獄化方式,配合政府政策及精神衛生醫療法的施行,醫院不斷改善,病房改為四人一房的病床,注重病人隱私、增加病患娛樂休閒活動,舉辦花蓮、台東及鄰近地區旅遊參訪,並依據病人功能有社區、日間、長照、復健等病房,讓病人得到最好的照護。經歷35年歲月,讓我很自豪的是不改初衷克盡本份,在未來5年、10年我還是以玉醫為榮,祝福我們醫院50歲生日快樂。」
  大會設計了兩人三腳、螞蟻搬豆、滾動大時代等趣味競賽,員工及社區志工共組六隊,在歡笑並帶點競爭的遊戲中一同慶祝50周年院慶,最後選出前三名及精神總錦標,活動在下午4點30分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