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阿茲海默症無所遁形
Florbetaben試劑臺灣臨床首用
記者吳思怡/報導花蓮慈院神經科記憶暨老年健康中心與士宣公司合作,由神經科醫師羅彥宇及團隊包括鄭文立醫師及核醫製藥科顧問高志浩博士、核子醫學科劉淑馨主任、陳昱宏醫師等人,透過專案計畫申請,希望藉以準確診斷六十五歲以下非典型阿茲海默症病人,目前獲准六員額可率先使用士宣腦諾清試劑為病人進行正子造影檢查。
羅彥宇指出,失智症多數是漸進退化的類型,如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路易氏體型,以及血管型失智症,其中又以阿茲海默症占七成最多。但是近年老年病患人口增加快速,通常老年人又有許多慢性疾病共存,慢性病本身與多重藥物皆會影響認知功能,而使得阿茲海默症的正確診斷愈加困難。
近年來,德國研製Florbetaben試劑,使阿茲海默症病人腦部類澱粉蛋白沉積(Amyloid plaque)在正子造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PET))中無所遁形,使醫師可以透過影像判斷腦部病理性蛋白堆積,提高阿茲海默症診斷正確率,花蓮慈濟醫院今年初針對年輕型認知障礙病人向衛生福利部申請專案計畫,目前已完成二例Amyloid PET檢查,均出現類澱粉蛋白堆積顯影。
透過正子造影檢測阿茲海默症試劑Florbetaben,臺灣命名為士宣腦諾清試劑,歐洲、美國、韓國已陸續於2014及2015年核准而引進使用,臺灣士宣生技公司目前也正在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署申請核准中。這項核醫試劑可準確的標記阿茲海默症病人腦部類澱粉蛋白沉積,臺灣目前也有引進類似試劑如PIB碳11(半衰期只有20分鐘),以及Flobetapir氟18(半衰期約110分鐘)等二種可以標記類澱粉蛋白沉積的試劑,但目前僅限於研究用途,尚未獲准於臨床使用。
羅彥宇醫師指出,目前運用在失智症診斷上的檢查,包括認知功能檢測、磁振造影、去氧葡萄糖正子造影(FDG-PET)等來輔助。過去阿茲海默症的確診均出自於病人往生後病理切片顯示類澱粉蛋白,未來,自德國引進的士宣腦諾清試劑將可以運用在臨床,使病人腦部類澱粉蛋白沉積透過正子檢查清楚顯影,減少不必要的其他檢查,也能使治療方向更為明確。
花蓮慈院已有二例影像檢查
花蓮慈院完成的二例Amyloid PET檢查的病人,是目前臺灣最早接受這項檢查的個案。這二位男性病人今年都是五十多歲。第一位病人起初症狀是空間感變差,但他的整體認知功能仍相當好,連三年測試,才發現出確實逐年減退,透過影像檢查,與空間視覺相關的枕葉出現輕度萎縮,因此只能懷疑他是罹患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直到三月作完Amyloid PET檢查才確定診斷。
第二位病人四十五歲左右就發病,當時在公家機構擔任主管,最早症狀是簡報失常,語言表達有障礙,而後只好提早退休。羅彥宇醫師指出,這位病人近年才來到他的門診,病人不是以記憶退化呈現,且社交反應正常,乍看之下和常人無異,沒有其他慢性病或家族史,但大腦已嚴重萎縮,目前生活已無法自理,臨床診斷上不像阿茲海默症,反而傾向為罕見的額顳葉型失智症。但這次經Amyloid PET檢查之後,腦部的類澱粉蛋白沉積明顯,診斷為阿茲海默症。
在眾多失智症類型中,有部分額顳葉型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難以鑑別,羅彥宇醫師說,額顳葉型失智症病人若以阿茲海默症常用的記憶藥物治療可能會加劇病情,所以對病人來說,釐清失智症的病因依然是相當重要的,尤其非典型的阿茲海默症,Amyloid PET檢查幾乎能當下立判。
圖:Florbetaben檢驗劑使阿茲海默症病人腦部類澱粉蛋白沉積在正子造影中無所遁形,提高診斷正確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