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動畫宣導氣切 倡醫病共享決策
記者吳思怡/報導

許多病人最怕氣切,多半是因為十分疼痛,也無法開口說話,有些家屬甚至覺得氣切就代表病情無望,只會不斷惡化,所以十分抗拒氣切,花蓮慈院醫療團隊透過狀況劇與動畫影片宣導,讓民眾對「氣切」的決定更有概念。劉迪塑強調,過去在病房向家屬提出氣切時,病人及家屬往往別無選擇,只能照單全收;但這幾年,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模式強調「醫病共享決策」,希望能讓病人、家屬也能成為醫療決策團隊的成員,表達出自己的價值觀與喜好,進而討論出一套對病人最妥當的治療方式。
「我的身體,我做主!」花蓮慈院醫務秘書李毅表示,傳統的就醫觀念逐漸翻轉成「醫病共享決策」的時代,由病人、家屬一起跟醫師討論病情,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不再是由醫師片面決定,但觀念的改變仍須靠大家加強宣導,讓醫療團隊能瞭解箇中好處,也推廣讓病人能有知的權利,促進醫療品質的再進化及優質化。
活動現場以活潑有趣的方式,搭配有獎徵答,讓民眾
輕鬆瞭解「醫病共享決策」的概念外,醫療團隊還邀請候診民眾簽署「我的身體,我做主」的響應卡,宣示響應醫病共享決策活動,重視自己的醫療權益,也祝福所有病人健康平安。
圖: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劉迪塑醫師與護理師、民眾共同合影。(花蓮慈院提供)
圖:民眾響應「我的身體,我做主!」活動,貼上署名的響應卡。(花蓮慈院提供)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