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政治

焦點、府會、民代、鄉市鎮、廣場

綜合

社會、一般、工商、生活、廣場

美食

餐廳、小吃、飲品、特產

生活

百貨、美容、旅遊、休閒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QR Code+LINE 即時分享中醫訊息

QR Code+LINE 即時分享中醫訊息

記者吳思怡/報導
  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的節氣之一,除了全家齊聚吃湯圓外,在養生上也該多留意。為了方便民眾即時取得中醫衛教訊息,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新成立「花慈中醫@LINE群組」,讓民眾健康online,認識中醫養生保健。花蓮慈院中醫部主任柯建新表示,中醫是最貼近民眾生活的一門醫學,舉凡飲食宜忌、生活起居等皆與中醫有關,內容可說是包羅萬象,未來中醫團隊會透過LINE群組不定時分享中醫保健的相關新聞、衛教、食譜等訊息與民眾一起顧健康。
  12月21日冬至到,在享受湯圓的美味時,也要吃的健康。中醫部盧昱竹醫師表示,湯圓由糯米、麵粉、糖製成,其中糯米較難消化,對於腸胃道功能失常,胃潰瘍,容易腹瀉、腹脹、便秘、打嗝泛酸的人不宜多吃外,糯米在食物當中屬於「發物」,會加重筋骨痠痛的程度,有痠痛困擾者要適量食用。
  此外,包餡的芝麻、花生湯圓等等都屬於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對於需要控制血糖、體重的三高患者,是NG食物,愛美怕胖的朋友也要淺嘗即止。如果民眾在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疲倦嗜睡、臉色蒼白等等症狀,盧昱竹醫師建議,可以在煮湯圓的時候,加些老薑、桂圓、紅棗等溫熱性的食材,可以健脾暖胃,補氣溫陽,增加抵抗力。
  盧昱竹醫師提醒民眾,Q彈的湯圓吃起來口感甚佳,但是家中長者或小朋友,牙齒不好或咀嚼能力不佳,吃的時候要細嚼慢嚥,避免吞嚥困難,阻塞呼吸道而窒息休克。在吃湯圓的同時可以配著湯小口喝,潤喉去黏膩。
  花蓮慈院中醫部新成立「花慈中醫@LINE群組」,除了掃描QR Code之外還可用ID搜尋輸入@qtx4973d,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正確、最專業的中西醫健康資訊,分享健康養生、飲食宜忌、季節食補、穴位按摩、拉筋舒展動作等訊息,深入剖析診間患者詢問度最高的疑難雜症,介紹各類疾病的中醫診療思路與方法。帶領民眾一同認識中醫,也了解自己的身體,讓每個人都能用簡單、方便、有效的方式,替自己的健康把關。

圖:花慈中醫LINE QR CODE。

圖:「花慈中醫@LINE群組」分享中醫資訊。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醫愛30 慈濟醫療人文攝影展

醫愛30 慈濟醫療人文攝影展

記者吳思怡/報導
  來醫院除了看病,還可以看攝影展!花蓮慈濟醫院自十二月十五日起為期二個月,舉辦「醫愛30」醫療人文攝影展,藉由院內同仁將一個個發生在診間、病房的真實故事,透過鏡頭記錄下來的五十二張照片輯,邀請所有的鄉親民眾跟著同仁的腳步,重新認識說著生命故事的花蓮慈濟醫院。
  鏡頭下,捕捉到的不只是畫面,更是生命的感動。特別是人文室同仁林永森,這次以「膚慰」紀錄遲遲不敢上診療椅接受牙科治療,而放聲嚎啕大哭的孩子。牙科醫師不忍,從後溫柔抱住孩子,輕聲安撫孩子,這份溫暖親切的膚慰,讓孩子安下心來,順利完成治療。透過鏡頭,林永森將剎那的感動化為永恆,獲得醫療映像組第一名。
  這次院慶舉辦的攝影比賽,都是同仁及志工在進行醫療服務的瞬間或是在假日參與義診、做志工時所補捉到的感動畫面。攝影作品分成醫療映像、志工身影、建築風景,影像足跡遍及門診大廳、手術室、門診大廳、普通病房,甚至走入社區參與義診、IDS醫療服務,有醫病之間、護病之間、志工與病人之間,每一刻的流動,都有溫馨動人故事不斷上演。

圖:林永森作品,紀錄牙醫擁抱害怕看牙治療的孩子,安慰並讓孩子勇敢接受治療。

三九天灸療 調理虛寒過好冬

三九天灸療 調理虛寒過好冬

記者吳思怡/報導
  「三九天,貼三九貼!」有過敏性鼻炎、容易反覆感冒,以及手腳冰冷、生理痛等症狀的民眾有福了!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團隊即將開辦「三九天灸療」療程,遵循古法,在寒冬時節,於人體特定穴位敷貼特製藥物,「預防寒氣入侵」,從而增加人體抗病能力,達到治療及預防呼吸道疾病的作用。花蓮慈院中醫部將在12月24日起設立特別門診,即日起受理預約掛號。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正值壯年的李先生,每到冬天都會有鼻塞、流鼻水的困擾,尤其是早晨剛起床時特別嚴重,經醫師建議,李先生曾接受三伏貼與三九貼灸療的完整療程,鼻子不適的情況大有改善。
  花蓮慈院中醫部中醫婦科主任吳欣潔表示,古有「冬補三九、夏養三伏」之說。許多人都熟悉冬病夏治的三伏貼,是利用最暖的三伏天時節,將熱氣帶到人體內。「而三九天則是預防寒氣入侵。」吳欣潔醫師說,三九天灸療是在冬至(12/22)後,每隔九天進行一次穴位敷貼治療。在人體特定的穴位上,敷貼辛溫、通絡等較「溫暖」的中藥材,如白芥子、細辛、延胡索、甘遂等,配合新鮮薑汁,調製藥餅,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從而增加人體抗病能力,達到治療及預防呼吸道疾病的作用。敷貼三次為一個療程。
  三九貼治療對象主要為過敏性鼻炎、支氣管炎、容易反覆感冒、咳嗽的民眾;此外,三九貼還能改善「虛寒體質」,例如有手腳冰冷、生理痛、腹瀉等症狀的族群,可藉此改善體質。由於冬天體表毛細孔緊縮,在穴位敷貼前,花蓮慈院中醫團隊會為民眾進行「開穴」的步驟,讓皮膚毛孔「打開」,讓藥性達到最大功效。
  吳欣潔醫師表示,三九貼的貼穴部位,因人而異,有需求的民眾,需要經過醫師專業診斷,確認體質適宜敷貼,由專業中醫團隊為每位民眾量身打造最適合的穴位療程。接受穴位敷貼治療的患者,每次敷貼時間為二至四小時。
  吳欣潔醫師也提醒,三九貼並非所有體質都適合,孕婦、兩歲以下幼兒,以及有感冒症狀的民眾都不適合敷貼。民眾接受三九貼治療期間,需忌食生冷飲食,並做好個人保暖。
  花蓮慈院中醫部即將開辦「三九天灸療特別門診」,三次療程分別是105年12月24日(週六)、12月31日(週六)、及106年1月7日(週六)。歡迎民眾預約掛號,由專業中醫團隊為您量身打造最適合的穴位療程。花蓮慈院中醫部陪您溫暖過好冬!

圖:三九貼藥材。

圖:穴位敷貼。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大學學測逼近 中醫調理提升腦力與紓壓

大學學測逼近 中醫調理提升腦力與紓壓

記者吳思怡/報導
  大學學測即將在明年一月中登場,隨著考試的逼近,考生及家長的情緒也跟著緊張起來,卻也因此作息大亂、飲食不正常,進而引發疲勞、消化不良、抵抗力減弱等健康問題。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建議考生除了可先試著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況以平常心面對考試,也可從飲食習慣、藥膳食療到簡易穴位按摩,達到增加體力、舒緩壓力的目的。
  K書、複習、再K書,正是準備大學學測的學生,最後衝刺階段的生活寫照。考生長時間苦讀,使得全身「氣」鬱結不通,中醫認為頭部是身體所有陽經交會之處,身體五臟六腑經絡之陽氣無不上會頭面,平時可以需藉由頭梳或手指按摩頭皮,讓頭皮上的經絡氣血獲得通暢,達到提神醒腦的作用。梳頭時要緩慢而規律的由前向後梳理頭髮,藉由梳齒按摩頭皮各區域,有利於整個大腦皮層運動或感覺功能的再活化,能神清氣爽有助於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考生因為長時間坐在桌子前面,會比較有眼睛酸澀疲勞或肌肉的緊繃痠痛的狀況,這時候可以利用中醫穴位按摩來使全身氣血通暢。若用眼過度造成眼睛酸澀、疲勞時,可以按壓眼睛周圍的穴道,如位於内眼角上方凹陷處的睛明穴與眉頭內側邊緣的攢竹穴,若肩頸痠痛時則可以按壓肩膀的肩井穴和與後枕部的風池穴。
  此外,考生K書常猛灌手搖杯,含糖飲料喝多了,反而會更疲倦嗜睡,推薦黨參、五味子、薄荷、紅棗等中藥材,製成茶飲,補氣開竅,提高專注力外,花蓮慈院中醫部最近推出多種自費中藥即飲包,其中「生脈保元湯」內含黨參、麥門冬、五味子、黃耆、甘草……等補氣滋陰中藥可幫助腦部的運作,改善虛勞煩熱、肢體倦怠、口乾口渴等症狀,幫助考生補氣滋陰,提高讀書效率、增進睡眠品質,順利應考。即飲包是有治療效用的處方用藥,必須經過中醫師看診後開立處方,仍是需要經中醫師診斷辯證論治開立最適合的中藥來調理。
  像是遠志、石菖蒲、麥冬、川芎等醒腦中藥,除了讓考生能有更清楚的思路外,對用腦過度的上班族也適合。眼睛痠澀疲勞可服用枸杞、桑葉、菊花、夏枯草等明目中藥。甘草、浮小麥、大棗、百合等安神中藥,可以舒緩考試壓力,睡眠品質不好的考生也很適合。
  最後楊成湛提醒考生,讀書一個小時休息十分鐘,每週至少運動二至三次,每次三十分鐘,以出汗為原則。另外每天500下甩手運動可以讓四肢獲得應有的伸展,疏通全身的氣機。考試當天或前一周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佳,放鬆心情沉著應戰,才能發揮最佳實力。

圖:睛明穴位於内眼角上方凹陷處。

圖:攢竹穴位於眉頭內側邊緣。

圖:肩井穴位於頸後與肩膀邊緣的中點(孕婦忌壓肩井穴)。

圖:風池穴位於後頸髮際線兩側凹陷處。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幹細胞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 花蓮慈濟醫院專利授權尖端生技醫藥公司

「幹細胞佐劑。MitoBurst」成果發表
花蓮慈濟醫院專利授權尖端生技醫藥公司

記者吳思怡/報導
  幹細胞可以為組織、器官進行更新及受傷修復的特色,讓幹細胞醫學一些目前仍無法醫治的疾病,帶來一線曙光。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首先要先「找到對的且品質好的幹細胞」,並且「有足夠的數量才具有療效」!
  花蓮慈濟醫院研究部經過三年研究,研發出「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並取得多國專利。12月12日下午,「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與「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尖端醫)合作,由慈濟醫療財團法人林俊龍執行長與尖端醫蘇文龍董事長代表進行專利授權簽約,結合醫療研究及產業界實務經驗,為需要的民眾帶來重生的希望!
  研究部孫立易博士表示,以治療腦出血為例,目前有研究指出,可能至少需要約一億個功能良好的幹細胞,肝硬化則是需要二億個,糖尿病足甚至可能需要一百億以上的幹細胞。目前花蓮慈院研究團隊專注於從原醫療廢棄物(人體自身的脂肪或嬰兒臍帶)去找出間質幹細胞,再透過MitoBurst的添加,培養出數量足夠、功能更好的幹細胞。簡單來說,就是縮短培養等待時間;另外,利用人類自體血清培養間質幹細胞可以避開異種汙染的問題;並且提升間質幹細胞之分化潛能及激素分泌量,進而得到更佳療效。

MitoBurst有效縮短幹細胞培養時間
  幹細胞醫療的應用範圍很廣,但是這些的基礎都在於要有足夠多、品質好的幹細胞,從源頭的性別、健康狀態,到幹細胞的取得方式、培養方式等等,都會對幹細胞的培養產生影響。孫立易博士表示,一般而言間質幹細胞需要24到48個小時才會進行分裂,要培養到足夠數量的幹細胞數,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添加了MitoBurst的之後,可以減短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培養時間,對於需要跟時間賽跑的病人來說,縮短的時間可能就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
  以出血性腦中風為例,病人在病情穩定後,幾乎無可避免的會在病人身上發現腦神經損傷,但是現在除了長期復健外,還沒有常規療法可以進行治療,而幹細胞療法很可能成為病人的另外一種選擇。林俊龍執行長表示,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疾病,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幹細胞醫療方式,但其他的應用醫療方式,大多還是停留在臨床試驗階段。花蓮慈院目前針對出血性腦中風、眼科及器官衰竭疾病,進行幹細胞醫療的研究,研究成果顯著,期望藉著研究與醫療團隊的合作下,未來能盡快成熟的應用在臨床醫療上。

尖端醫的幹細胞增生技術取得多國專利
  蘇文龍董事長表示,尖端醫自創立以來即深耕生技醫藥領域,除了致力於水產、畜產、農產品及食品安全檢測試劑,目前也積極投入新藥開發,在幹細胞增生技術方面,已陸續取得中國大陸、新加坡、中華民國、俄羅斯、日本、美國、韓國、歐盟等多國專利。蘇文龍董事長說,很開心能有機會跟慈濟醫療志業合作,相信雙方可以共同發展幹細胞治療產品,幫助更多需要治療的病人,讓臺灣引領國際細胞治療的趨勢。
  「自己的器官自己救!」林欣榮院長表示,利用自身脂肪培養出的幹細胞,不光是取得來源方便,而且應用MitoBurst之後,可以使用自體血清培養人類間質幹細胞,避免使用異種(ex.牛)血清培養可能帶來的異種污染及道德倫理疑慮等問題。為了能幫助更多的病人,花蓮慈院從2005年開始進行幹細胞的相關研究,十一年來的努力,從幹細胞的尋找、培養方式到實際應用都有相當的成果,如今研發出的「幹細胞生長佐劑-MitoBurst」,就是希望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用更短的時間,培養出功能更好的幹細胞,別讓等待造成遺憾。
  近年來,幹細胞及細胞治療領域蓬勃發展,目前全球約有679件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臺灣13件),而加拿大、日本與韓國等國已有幹細胞新藥核准上市,用於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膝關節退化、腸道疾病及降低細胞移植風險等。慈濟醫療與尖端醫的產學合作,更是幹細胞治療的重要里程碑。

圖:花蓮慈濟醫院研究部孫立易博士。

圖:花蓮慈濟醫院林俊龍執行長(右二)與尖端生技醫藥公司蘇文龍董事長(左二)代表進行專利授權簽約。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腸胃道細菌影響巴金森? 陳新源呼籲:藥物與手術治療仍為主流

腸胃道細菌影響巴金森?
陳新源呼籲:藥物與手術治療仍為主流

記者吳思怡/報導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細胞》(Cell)雜誌上發表的動物研究顯示,巴金森病可能與腸道裡的微生物群聚有關。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表示,造成巴金森病的原因很多,包括基因與環境等,單純強調是腸胃細菌造成的,恐有誤導民眾觀念之虞。《細胞》(Cell)雜誌上發表的動物研究,只能說明腸胃細菌可能為巴金森病的影響因子。花蓮慈院神經內科主任林聖皇強調,目前並無針對腸道著手治療巴金森病之人體試驗,證據尚嫌不足,呼籲病友不能放棄常規的藥物或手術治療。
  目前國外的專家學者都在探討巴金森病的致病原因,多篇國際論文顯示與基因、環境、毒物等有關。陳新源表示,巴金森病目前的成因雖無定論,病人在動作上的障礙如緩慢、僵硬與顫抖皆是由腦內的黑質區持續退化所造成,藥物或手術雖無法根治,但對這些症狀卻能有效控制達十幾、二十年以上。
  這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兩組過多生成阿爾法-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 over expression)的實驗鼠,這種蛋白被認為是巴金森病的「罪魁禍首」之一。兩組實驗鼠的唯一區別是一組擁有完整的腸道菌群(gut bacteria),另一組是無菌實驗鼠。
  結果發現,無菌實驗鼠不僅沒有表現出巴金森病症狀,而且在跑步、爬桿等運動機能測試中的表現要明顯好得多。另一部分無菌實驗鼠移植從巴金森病患者糞便中獲得的腸道菌群,結果這些實驗鼠都出現了巴金森病的症狀。
  陳新源表示,根據學者報告光是消化道的微生物數目就超過十兆,是人體細胞總數的十倍以上,種類可達數千種,只能說腸胃微生物的某些細菌也許扮演了巴金森致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從腸道著手治療巴金森病,絕對不是主要治療方式。
  目前巴金森病的治療方式可分為藥物治療與手術兩種形式,近年來也有人開始研究幹細胞療法的可能性。林聖皇強調,藥物治療種類很多,以左多巴(L-dopa)為主,可以有效控制包含動作緩慢、僵硬與顫抖等主要症狀;而手術治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深部腦刺激手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通常在病友使用藥物出現副作用的時候,就應介入使用。
  與人類共生的細菌中,絕大部份都生活在腸道裡,這些細菌對於養份的吸收與免疫系統的調節都非常重要。陳新源表示,腸胃道的健康與身體機能的健康有相當大的關係,最重要的還是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臨床上約七成的巴金森病患者有腸胃問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便秘,改善便秘的方法除了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中醫藥的介入也相當有效。此外,病人在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後,能顯著減少藥物用量,也能間接改善便秘問題。
  最後,陳新源呼籲巴金森病友,絕對不要放棄原來的常規治療,加上腸胃道環境的改善,治療過程應該會過得更順暢、愉快。

圖:花蓮慈院神經內科主任林聖皇醫師。

圖: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醫師。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B型肝炎成功痊癒 不停藥是關鍵

B型肝炎成功痊癒 不停藥是關鍵

記者吳思怡/報導
  「個案已產生B型肝炎抗體,確認B型肝炎治療成功!」今年53歲的蔣先生,30年前確診患有B型肝炎。在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主任胡志棠的治療下,日前,蔣先生已產生抗體,確認B型肝炎治療成功!多年來已成功治癒十位B型肝炎患者的胡志棠醫師表示,B型肝炎在臺灣的盛行率為20%,能完全痊癒的關鍵點就在於「不間斷用藥、不要停藥!」
  蔣先生是在30年前的一次捐血檢驗活動,被告知患有B型肝炎。他說,當時的醫療資訊並不充足,只知道B型肝炎沒有特效藥,是無法治癒的疾病,「我以為肝炎、肝纖維化、肝癌是我免不了的未來。加上身體完全不會不舒服,所以我選擇消極面對,不治療。」
  一直到16年前,蔣先生為了維繫家庭的幸福,開始注重自我健康,接受治療,並改變生活作息。他配合胡志棠醫師的醫囑,不間斷的按時服藥。為了不忘記吃藥,蔣先生還將手機設定兩個以上的鬧鐘,提醒自己「該吃藥了」,十多年來都是如此。二十多年老菸槍的蔣先生,更戒掉菸癮,養成爬山、拉筋等運動習慣。
  蔣先生說,自己是很「幸運」的病患,能遇到胡志棠醫師,堅持不讓他停藥。回想16年前,原先在他院接受治療,一個療程結束後,他詢問醫師是否還需繼續服藥治療,「看你自己,如果你有錢,我們就繼續吃。有錢的人可以吃久一點。」當時醫師的回覆讓蔣先生「傻眼」。蔣先生說,當時一天150元的藥費,的確對經濟是不小的負擔,「但是命比較重要,聽到醫生這樣講,我內心充滿矛盾。」在選擇停藥後半年就復發。讓蔣先生決定到花蓮慈院腸胃內科主任胡志棠的門診就診。
  「B型肝炎是有機會能成功痊癒的!不停藥,你就有機會。那個機會就是一個希望!」胡志棠醫師不厭其煩的向蔣先生說明服藥的重要性,胡志棠醫師表示,坊間常「誤傳」B型肝炎沒有特效藥,是無法治癒的疾病,造成民眾恐慌,對於治療採取消極態度。
  多年來,已成功治癒十位B型肝炎患者的胡志棠醫師表示,患有B型肝炎的病人,能完全痊癒的機率約5%,關鍵點就在於「不間斷用藥、不要停藥!」只要配合醫師治療計畫,待表面抗原消失,產生B型肝炎抗體,就能戰勝B型肝炎!胡志棠醫師更呼籲「不管是否有家族史,每個人都應該接受B型肝炎檢驗!」
  B型肝炎在臺灣的盛行率為20%,臺灣的B型肝炎大多來自母體傳染,胡志棠醫師說,臺灣自1986年5月開始實施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後,B肝感染率已由10%降至1.3%。然而,B肝疫苗接種,對於患有B型肝炎的病人是無效的。因此,在確認蔣先生治療成功、表面抗原消失後,胡志棠醫師除了在檢驗單上寫下個案已產生B型肝炎抗體,治療成功!的喜訊外;胡志棠醫師還為蔣先生追加疫苗接踵,以提昇蔣先生體內的抗體濃度。「五十多歲還能接種B肝疫苗,那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時刻。」蔣先生說,「感恩胡志棠主任救了我,幫我成功治癒B型肝炎!」

圖: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主任胡志棠醫師(左)與B肝痊癒的蔣先生合影。